查看原文
其他

《伟大指挥家》|交响乐团中,什么角色薪水最高?

哈罗尔德·勋伯格 品卷一族
2024-12-10

深受古典音乐爱好者推崇的音乐史。


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可以购买此书原版。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兴趣,敬请点击收听。

核心书摘

勋伯格是《纽约时报》的乐评家,《伟大指挥家》是他的系列音乐史之一,与他的另外两部著作《伟大作曲家的生活》、《伟大钢琴家》一样,深受古典音乐爱好者推崇。

在本书中,作者详尽考察了世界伟大指挥家的生平、个性和事业,带领读者观察每一位指挥,聆听他的诠释,并理解这诠释何以完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精彩绝伦的指挥家群像,弗里茨·莱纳、阿图罗•托斯卡尼尼、布鲁诺•瓦尔特、理查•施特劳斯……在这幅绵延的画面中活动起来,作者对音乐优雅的感觉和热爱亦闪现其中。如果你想了解指挥家从十八世纪以来在古典音乐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该从本书开始。

关于作者

哈罗尔德·C·勋伯格,《纽约时报》1960—1980年首席乐评人。

他鞠躬尽瘁,为音乐评论事业建立了行业标准。勋伯格先生撰写了13部著作,其中《伟大钢琴家》、《伟大指挥家》、《伟大作曲家的生活》、《辉煌的人们:独奏表演艺术家研究》、《霍洛维茨:生平和音乐》依然是音乐研究者的标准参考文献。

本书鲜知


学什么?关于伟大指挥家们的二三事

你知道指挥家曾拿着一卷纸或者塞满小牛毛的一卷牛皮充当指挥棒吗?你知道“德国民族歌剧之父”韦伯指挥时面对观众吗?你知道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直到20世纪初还站着演奏吗?这些有趣的故事,《伟大指挥家》一书,它的作者就是美国现代著名乐评家哈罗德·C·勋伯格。在勋伯格眼里,真正的指挥家是这样的:

他拥有统帅力,无比的尊严,极佳的记忆力,丰富的经验,强烈的风格和宁静的智慧。他已经受过烈火的考验,但仍未融化,反而闪耀出一种刺目的光芒。他有多重身份:音乐家,管理者,执行官,使节,心理学家,匠人,哲学家,以及可以随时发怒的人……就事论事,他是个自大狂,他必须是。如果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没有绝对的信任,他就什么也不是。

你还会发现

· 指挥的最初形态;

· 指挥的多种身份;

· 指挥家身份的转变。

一、指挥的最初形态

首先我们来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指挥家这个角色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乐队指挥最初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我们提起乐队指挥,想到的都是诠释音乐,也就是乐队指挥会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指挥不同分工的乐手进行演奏,这样指挥下来,人们就能从乐曲中听到层次和情绪起伏的变化。但是这些都是19世纪以后,指挥发展到中后期才具备的功能,最早的指挥不是这样的,他们负责的就是打拍子,也就是一个让音乐稳步进行的真人节拍器。

在乐队发展史初期,是没有指挥这个专门的角色的,一般担任乐队指挥工作的都是乐队中的成员。比如,在13世纪晚期,指挥就是乐队歌手中的一员,这个人一般是歌手中音乐素养比较高的人,在表演时,他会用手打着拍子,“告诉”其他歌手什么时候唱、什么时候停。如果有人唱得不是那么和谐,他就会趴在这个人耳边小声说,“你太响了”“你太轻了”,或者“你跑调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既不会影响整体的和声效果,也能对个别问题起到纠正和调整作用。

但是随着乐队的人数越来越多,分工也越来越细,在演奏时一个一个咬耳朵纠正显然忙不过来,于是乐队里就出现了指挥“暗号”,但是这种方法也不能涵盖所有情况,有的时候乐队需要演奏的曲子十分复杂,于是首席小提琴手就要停下自己的演奏,拿着琴弓打着拍子,兼职指挥一下乐队。与此同时,乐队中的键盘手也要担任副指挥的职责,键盘手一般都是钢琴,他们会弹奏一些低音和弦来引导节奏,还会在双手空闲的时候,帮忙打拍子。有时候乐手在错误的地方进入,键盘手还得负责弹出正确的音来补救。

不过这样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分权领导制”引发的矛盾,也就是当小提琴和钢琴这正、副两个指挥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乐队就又失控了,人们开始意识到,一个乐队不能有两个指挥,必须设立一个专门的角色负责指挥,演奏兼顾指挥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于是,到了19世纪,指挥这个专门的角色诞生了,第一个成功获得乐队领导权,并且被大家信服的是一个德国人,他叫路德维希·施波尔,是当时顶尖的古典小提琴家,也是重要的作曲家。施波尔的影响力在于他把指挥棒推广到了全欧洲。当然,作为老派的音乐家,施波尔最初也是像其他人一样用提琴弓指挥,后来他觉得琴弓会扰乱乐手们的注意力,于是开始用纸卷成的小棒指挥,这在1810年可是相当前卫、大胆的。

用小纸棒指挥有很多优点,首先就是安静了,原来的指挥为了提示节奏,往往会用敲打、跺脚、拍手、按低音和弦等方法,这样一来就会有很大的噪音,影响观众的视听体验,当时一位资深音乐评论家就评论施波尔说:“施波尔先生用一卷纸指挥,没有丝毫噪音,也没有丝毫妨碍他的沉着自若,绝对堪称优雅。”

后来,施波尔又对指挥棒进行了改良,他把纸筒换成了锥形的木棍指挥棒,并在德国汉堡第一次使用了指挥棒。施波尔在自传里说,一开始一些乐队领奏是拒绝他使用指挥棒的,但是施波尔却向他们保证,自己可以用清晰的方式给出速度,还能准确地指示木管和圆号进入的时间,这给乐手们带来了极强的信心,于是同意让他尝试一次。最后的结果是极好的,乐团以非凡的力量和准确度将一首观众无比熟悉的交响曲演绎出了前所未有的效果,演出一结束,观众就以长长的掌声表达了赞许之情,指挥棒也因此获得了决定性的成功。

从此,指挥棒正式进入了大家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乐团也开始设立专职指挥家,并使用指挥棒,指挥棒也发展出了专业的节拍动作。指挥棒的使用也一直沿袭到今天,成了指挥家的标配。

二、指挥的多重身份

本书的作者勋伯格在评论指挥家这个职业时说:“一个指挥家必须拥有统率力,无比的尊严,极佳的记忆力,丰富的经验,强烈的风格和宁静的智慧。他必须受过烈火的考验,但仍未融化,反而闪耀出一种刺目的光芒。他有多重身份:音乐家、管理者、执行官、使节、心理学家、匠人甚至哲学家。”从勋伯格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指挥家需要具备极强的个人素质,书中总结了三种基本能力。

首先就是极强的音乐素养。指挥家对于音乐素养的要求和乐手大为不同,一个合格的乐手只要拥有某一样乐曲高超的演奏技巧就可以了,但是指挥不一样。很多指挥最初都是作曲家,这就要求他们不仅对多种乐器都有深入的了解,而且还要会谱曲、有非常灵敏的耳朵、有强大的读谱、记谱的能力。

拿莫扎特为例,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伟大的钢琴家,其实他还是一个杰出的小提琴家,更是一个指挥家。他的父亲曾经非常客观地评价莫扎特说:“如果他能坚持一直演奏小提琴,他一定会成为欧洲小提琴第一把交椅。”

除此之外,莫扎特作为一名优秀的指挥还具有超乎常人的听力、读谱、视奏能力,任何谱子他看一遍,就能在钢琴上弹奏出来,乐团里任何一个声音都逃不过他的耳朵。

除了过硬的音乐素养,莫扎特还具有一个指挥家必须具备的领导力,也就是我们要强调的第二点必备素养。一个优秀的指挥必须知道如何驾驭乐手,什么时候刺激他们,什么时候不理他们。

除了我们前面说的两点,一个优秀的指挥还要修炼自己在指挥过程中的表现力,在给乐手们传达出清晰的信息的同时,还要用丰富的肢体语言传达出指挥对于这首乐曲情绪的理解。在这一点上,不同的指挥家有不同的风格,有雕塑型的指挥,他们几乎是纹丝不动地站着,用极小的动作移动指挥棒的尖部;有舞蹈型的,他们会用无限大的幅度挥动指挥棒,臀、腿、臂、肩并用,甚至还会跳起来;也有些指挥家不用指挥棒,他们直接用手指挥,配合抽搐、颤抖、踮高脚跟等肢体动作。总之,指挥家与乐队之间需要长久的配合和磨炼,才能形成默契,催化出神奇的乐曲。

三、指挥家身份的转变

前面两个维度我们了解了指挥家的发展史,以及一个优秀的指挥家必须具备的三个重要素养,接下来,我们讲一讲现代指挥家的身份又发生了哪些转变。

到了20世纪,指挥家在古典音乐界的地位,迅速超过了创作者、演奏者,成为音乐产业的绝对核心。这里不得不提两位指挥神话的缔造者,赫伯特·冯·卡拉扬和莱昂纳德·伯恩斯坦。他俩的性格、经历、风格截然不同,但都分别用自己的方式,把指挥这个职业推上了历史巅峰。

咱们按照时间顺序,先来说说卡拉扬。卡拉扬是奥地利人,他是二战后世界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超级指挥家,也是把指挥家的个人价值发挥到历史极致的第一人。卡拉扬无论做什么事,都力求完美,像有强迫症一样,无论是在音乐领域,还是其他感兴趣的方面,他都要控制、要超越、要统率。所以,他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比如他控制了当时欧洲整个古典音乐乐坛,他赛车比赛次次拿第一,他还是欧洲最好的业余滑雪者,他甚至还会开飞机,是一个技术很棒的飞行员。卡拉扬的特点就是像机器一样精准有效,所以他的事业辉煌到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当年的卡拉扬垄断了几乎所有重要的音乐资源,他同时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柏林爱乐乐团、萨尔茨堡音乐节的首脑,也是斯卡拉歌剧院和伦敦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也正是因为如此,卡拉扬拥有了超级议价能力,没有单个机构敢跟他对抗。他索要高额酬金,把指挥的身价一路推高,以至于到了今天,开一场音乐会,请一位著名指挥的费用,几乎等于整个乐团一百来位乐手薪酬的总和,所以在抬高指挥家身价这件事上,卡拉扬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要说现代最火、影响力最大的指挥家,那毫无疑问就是莱昂纳德·伯恩斯坦。

伯恩斯坦是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指挥家,他吸引公众关注的程度前无古人。伯恩斯坦可以说是“锦鲤体质”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名非常偶然,也非常幸运,所以很多人也称他为“奇迹小子”。

伯恩斯坦在25岁以前一直籍籍无名,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助理指挥,25岁那年,伯恩斯坦所在乐团的总指挥布鲁诺·瓦尔特在一场纽约爱乐的音乐会前一天忽然生病了,没办法,只能让伯恩斯坦临时顶替了一下,没想到从那以后,伯恩斯坦的事业像喷气式飞机一样一步登天。

伯恩斯坦一夜成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他的外形,伯恩斯坦有一张极有张力的脸,这张脸既浪漫、幻想,又带着些许压抑和紧张感,让人看一眼就会被吸引。而且伯恩斯坦还是个“不老男神”,50多岁和20多岁成名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始终保持着奇迹般的活力和青春,这为他带来了无数话题和曝光度。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伯恩斯坦赶上了一个好时候,那时候美国电视时代刚刚到来,正好伯恩斯坦接手了一档古典音乐的教育广播节目,这让他得以把自己的语言和音乐传递给数以百万的人。他在音乐领域广博的见识,加上他浪漫的气质,迷人的外表,给电视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力,被认为是美国精神的代言人,于是,伯恩斯坦成了美国音乐舞台历史上最出名的人。可以说,只要有伯恩斯坦指挥的演出,即使是再不出名的乐队,也能场场爆满,一票难求。伯恩斯坦是最好的音乐推销员,他的出现,让古典音乐有了更多的粉丝,也让指挥家成了人气和名望的代名词,从古典音乐的角度来说,也是功德无量。

总结

以上就是《伟大指挥家:〈纽约时报〉音乐评论》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在这本书中,作者勋伯格按照时间顺序,为我们讲述了指挥家这个金字塔尖的职业的发展历史,以及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家需要具备的重要素养。作者也在书中介绍了指挥家这个职业在卡拉扬和伯恩斯坦的影响下,在20世纪迅速成为音乐产业中的权势和名利代名词的原因。整本书里,勋伯格分析了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各个学派的伟大指挥家的风格以及诠释音乐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古典音乐的大门。

作者勋伯格在书的结语中说:“在数字化的今天,一旦我们把音乐刻进磁带、录进光盘,音乐就再也不会有任何变化了,试想一下,如果《英雄交响曲》《安魂曲》《春之祭》……每次的演出都一模一样,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的确如此,音乐不是一门精确的艺术,无论作曲家多么努力,也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地用自己的理解去诠释音乐,让古典音乐散发出源源不断的活力,而指挥家,就是完成这项伟大工作的人。(编辑:申童)


此为本书书稿的删减版,更多详细内容请听完整音频。

相关内容:

《亚历克斯·弗格森:我的自传》|足球名帅弗格森的卓越领导力。

《11枚戒指》|禅师菲尔·杰克逊强化领导力的思想配方。

《击掌为盟》|一个人的智慧永远比不上一群人的智慧,团结协作,获得更大的力量。

《魔球》|如何运用好资源,以低成本获得高回报?

《林肯传》|林肯总统“伟大”的背后有多么“不容易”。

【彪悍江湖】《撒切尔夫人》|为什么说权力是撒切尔夫人生活的前提背景?

《武则天》|如何不拘一格用人才。

《追随》|影响一个人和影响许多人一样有价值。

《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叶卡捷琳娜为什么能让默克尔效仿、普京追随?

上次推送内容:

《美与暴烈》|三岛由纪夫为什么自杀?

《精要主义》|如何掌握工作和生活的节奏?

【严选好书】高效演讲,教你摆脱“会做不会说”窘境。

英国史Ⅳ:伊丽莎白。

《运营攻略》|从普通运营到高级运营的进阶之道。

本次推送:

《伟大指挥家》|交响乐团中,什么角色薪水最高?

《基业长青》|企业如何做到高瞻远瞩、长盛不衰?

《1001种奖励员工的方法》|如何不花钱激励员工?

《创业无畏》|要么颠覆自己,要么被别人颠覆。

《客户说》|销售不懂这几点,就别做了!

【严选好书】“帝国”级企业是如何从0到1的。

下次推送:

《花园里的哲学》|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秘密花园?

《交易的艺术》|川普为什么赢竞选,秘密全在这里。

《吴敬琏传》|风口浪尖上的经济学家.

【严选好书】沟通的第一课-就是忘掉说话本身。

《管理十诫》|管理过程中会出现哪些拦路虎?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